Search

今天來到 #台中文山國小附幼 與老師們進行 #職能個案討論與實務策略分享。
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今天來到 #台中文山國小附幼 與老師們進行 #職能個案討論與實務策略分享。

在許多人眼中,可能會認為有特殊狀況的孩子很難帶,事實上,在我的經驗裡,最難帶的是家長自始至終都不願意承認孩子有狀況的才難帶,介入了,擔心家長會認為您小題大作,甚至反咬您一口,不介入,又眼睜睜看著孩子被時間追著跑,浪費黃金的療育時間。

每次遇見這樣的問題,老師都會希望從我的口中說出有無其他的解決方式,但我只能安慰老師說「就盡力而為吧!孩子在家裡,我們管不著,但至少在班級裡,我們能提升孩子多少能力就算多少。」

📕今天討論幾位班級裡不同類型的個案,有一位個案,屬於高功能自閉症孩子,固著行為顯著,且缺乏社會行為,對於秩序感的服從也不佳。

有一天孩子因為頭上沒有綁蝴蝶結而生氣,加上老師身上沒有蝴蝶結,於是就想幫孩子綁一個新的髮飾,但不管老師好說歹說,孩子就是很拗,不要就是不要,甚至氣到不讓老師碰她的頭髮,就這樣鬧了一個鐘頭,老師問怎麼辦?

這時我們就要思考,孩子為什麼堅持要綁蝴蝶結這項行為背後的意義是什麼?

可能是突然想到了,所以堅持要綁。
也有可能是想要漂亮,所以一定要綁。
又可能是因為看到其他有綁,自己也想要跟著綁。

這些可能都是原因,學校老師也試著從這些可能原因嘗試努力找到解決方式,但孩子還是堅持拗在那裡。

❓為什麼會這樣?

別忘了,這位孩子具有自閉症症狀,有一項原因是我們必須要考量進去,您有想過是孩子的固著模式在糾結嗎?

所以這時是要滿足孩子?還是要打破孩子的固著模式?

🤔若換成是我,我會這麼做

✅假如我今天手上有新的蝴蝶結,我會滿足孩子,但我會採取延遲滿足的作法,孩子為了獲得這個蝴蝶結,必須先完成我指派的工作任務,目的在於逐步削弱孩子的固著強度。

✅假如我今天手上沒有蝴蝶結,但孩子一直哭鬧,但這哭鬧強度是可以容許的,那我會讓孩子繼續哭鬧,不過,我會試著找機會,利用不同的事物來轉移孩子的固著。

✅假如我今天手上一樣沒有蝴蝶結,孩子當下又出現嚴重的行為問題,經過多次溝通無效後,我就會製造新的制約模式,運用嫌惡刺激來轉移孩子的固著模式。由於孩子不喜歡被碰觸頭髮,這時我就會故意去梳理孩子的頭髮,讓孩子把注意力移轉到「不要碰我的頭髮」,只要出現行為問題,就會被碰觸頭髮,孩子為了不被碰觸,就會控制自身行為來躲開這項嫌惡刺激,逐步將想要蝴蝶結的固著想法移轉到不要碰我頭髮的焦點上,然後,消除孩子的固著。

不管是滿足,還是要打破固著,我的建議是,遇到自閉症的固著行為,您要懂得善用它,只要您懂得善用,就已經開始成功改變孩子的固著模式。

至於要運用哪一項策略,並沒有所謂的絕對公式可言,只能依據孩子當下的表現與需求而定。

所以…

早期療育重不重要?很重要!
家長與學校老師溝通重不重要?更重要!

遇到對的老師、對的策略,孩子的問題就機會可以解,最怕就是您還躲起來,這時真的沒有人可以幫助您的孩子。

#陽光種子職能治療所
#童心職能治療所
#童心語言治療所


Tags:

About author
兒童發展評估與諮詢、情緒行為處理、社會人際關係、注意力與學習能力、動作訓練、語言訓練、認知訓練、感覺統合與遊戲課程
一位擅長處理特殊孩子的專職小兒職能治療師在這說說"我怎麼處理特殊需求孩子"
View all posts